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古都河南省新郑市,是经教育部批准、中原华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投资举办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民办本科院校。
历史沿革
学校创建于1997年,2008年升格为本科高校,2012年获学士学位授予权,2014年更名为“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201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21年获批河南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办学条件
学校不断加大办学投入,完善优化教学设施。现有东、西两个校区,总占地20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总投资34.7亿余元;建有游泳馆、体育馆、综合运动场、学术交流中心、学生事务综合服务中心等设施;拥有实验实训中心(综合实验室)46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76亿元;馆藏纸质图书326.7万余册,电子图书186.6万种,有中国知网、万方、EBSCO等中外文数据库20多个。优美的校园环境、完善的教学条件已经形成。
党建思想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和思想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障学校教学、科研、学科等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持续增强,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团结进取、干事创业氛围浓郁。近年来,学校1个党支部获批“教育部全国高校样板党支部”,学校党委被省委教育工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学校先后荣获“河南省文明校园”、“河南省优秀民办学校”、“河南省平安校园”、“中国高水平民办大学”等荣誉称号。
学科专业
学校不断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初步形成了以工学为主,工学、医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文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设有16个学院(部),本科专业49个。其中河南省重点学科4个,省特色专业1个,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省一流专业4个,省民办教育品牌专业10个,省民办高校学科专业资助项目6个,郑州市急特需专业4个,郑州市重点(示范)专业6个。现有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特色行业学院等省级平台7个,郑州市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学普及基地等市级平台11个,河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河南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6项,河南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9个,河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10个,河南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1门,河南省一流本科课程17门,河南省本科高校研究性教学示范课程3门,河南省课程思政样板课程8门,河南省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特色化示范中心1个,河南省本科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典型案例1个,河南省本科高校产教融合品牌项目1个,河南省职业教育一流核心课程2门,河南省通识教育示范课程2门,河南省“十四五”规划教材13部,郑州市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郑州市教学团队4个,郑州市优秀基层教学组织4个。
师资队伍
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现有折合专任教师2000余人,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国家级优秀教师1人,河南省高层次人才4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13人,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9人,河南省教育厅优秀教育管理人才6人,河南省优秀教师3人,河南省文明教师11人,郑州市中青年骨干教师12人,郑州市十大科技女杰1人。
人才培养
学校高度重视人才培养,秉承“唯实、求实、扎实”的“三实”精神,坚持应用型办学特色,人才培养稳步提升。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30000余人。学校面向全国招生,已为社会输送各类人才近20万人。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稳居全省民办高校前列,学校先后获评“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22年度高校就业工作最佳创新奖”等多项荣誉称号。在河南省“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多次荣获组织奖。优秀毕业生王秀娟荣获“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张珂珂入选“2019-2020大学生就业创业年度新闻人物”,全国仅评29名,河南省唯一。学校大力支持学生参与各类创新创业、技能竞赛,以校院两级创新创业教育领导小组以及校院两级学科竞赛指导委员会或竞赛组委会为主体,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思政教育、劳动教育、社会实践的深度融合,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以赛促评。近三年,学生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活动中收获颇丰,共获得省级以上各类奖项1379项,其中国家一等奖66项。学校在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多项榜单竞赛中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我校参赛作品《化腐为奇——天然山茶籽皂角厨房果蔬洗涤剂首创》斩获“挑战杯”国赛三等奖,并荣获“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秀组织奖”。学校“郑工众创空间”先后被评为新郑市众创空间、郑州市众创空间和河南省高校众创空间。
科学研究
学校持续实施“科学研究攀登工程”,科研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科研项目、学术论文、国家专利等主要科研指标均居全国民办高校前列。近年来,学校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20项,市厅级科研项目1631项;发表各类核心论文431篇;出版著作、教材80余部,授权专利862项,其中发明专利138项;获得各类科研成果奖104项。
社会服务
学校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以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宗旨,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路径,加强校企校地合作,打造协同创新平台,推进产教深度融合,走产学研发展之路。学校充分利用教育和人才资源优势,履行社会服务职能,连续19年参与拜祖大典、连续4年承办黄帝文化国际论坛,联合新郑市科技局举办创新创业大赛,联合新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举办毕业生大型双选会。学校荣获河南省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多支团队被评为国家级、省级重点社会实践团队。同时,建有社会服务平台12个,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68项。
国际交流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先后与美国、俄罗斯、加拿大、吉尔吉斯斯坦、韩国、意大利、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等国家高校建立联系,开展交流与合作,签订合作协议;与加拿大荷兰学院合作创办“中加高尔夫学院”,开展专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泰国格乐大学合作建立“中泰研究生教育学院”;与国际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累计引进10名外籍专家到校任教;选派100余名教师出国访学或攻读博士学位;对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吉尔吉斯斯坦等高校进行访问交流,随河南省教育厅到非洲、欧洲参加高等教育成果展;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意大利、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等高校来校考察交流;获批来华留学培养单位和省政府来华留学生奖学金培养单位,140多名来自俄罗斯、韩国、印度等2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来校学习,培养了一批知华、友华、爱华的国际人才。
校园文化
学校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秉承“励学敦行明理至善”的校训,落实“以人为本、依法治校”的管理理念,积极开展“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请党放心·强国有我”“高雅艺术进校园”“革命歌曲大合唱”等主题教育活动,营造“风清气正、彰显特色、开放包容、向上向善”的新时代校园文化。
历经岁月沉淀,民办教育之花经久弥香。学校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聚焦内涵建设,实施守正出奇、品牌致胜发展战略,开拓学校发展新路径,稳步提升质量化、品牌化、智能化、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学校综合实力和知名度,努力创建“百年名校”,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而不懈奋斗。
(注:以上数据截止到2024年6月)